Monday, February 13, 2023
帶娃回娘家過年跟回婆家過年的差別,所有人看完都共鳴了
臨近春節,很多家庭都陸陸續續的回去過年了,但是小編髮現幾乎有很多對家庭每逢過年都要糾結不知道是帶著寶寶跟老公回婆家過年比較好呢,還是帶著寶寶讓老公陪著回去娘家過年好?下面小編就整理了一下帶娃跟老公回婆家過年和回娘家的差別吧,希望可以幫到正在糾結的你!
回婆家後PK回娘家後之大年三十
幾乎是聽老公的話,決定過年帶娃跟著老公回婆家。進門後把行李放下,就要趕緊讓寶寶給公公婆婆禮物,婆婆笑眯眯的,看來選貴的容易是首選。不過後面買菜,做飯,殺雞,做家務統統都在等著。一句話,回婆家後就是各種各樣的忙活忙活中……
老公疼我跟著我和帶著娃回娘家,回到家後直接就把娃丟一邊,行李放一邊,鞋子一脫,舒舒服服的躺在沙發上休息,完全是沒有啥形象可言。娘家人好久沒看見外孫,不停的輪流搶著疼。自己啥都不用干,醒來就有一堆豐富的年夜飯等著。一句話,回娘家後就是怎麼舒服就怎麼來著。
回婆家後PK回娘家後之大年初一
回婆家後幾乎大年初一都不出門,一整天都在屋子裡侍候人。一大早就要起床買菜回來做早飯,中午也是,晚上都在操心著,就像是一個免費的好女傭。
回娘家後大年初一,爸媽就帶著娃和我們一起去誑街,吃飯,玩樂,一天就這麼愉快的溜走了。
回婆家後PK回娘家後之大年初二
回婆家後最怕的就是大年初二,要去不同的地方進行拜年,各種的發紅包,就怕認錯人,叫錯人說錯話緊繃又尷尬。燒水泡茶,洗水果招呼大家。一對親戚過來吃飯還要幫忙做飯洗碗……
回娘家後大年初二,不喜歡做飯就出去吃,出去玩不用擔心和看臉色,不用去招呼人,還有紅包可以收,娃兒根本不用操心,有爸媽帶,即使睡懶覺都不會嘮叨……幸福就這麼容易!
回婆家後PK回娘家後之大年初三,四,五,六
回婆家後,老公和兄弟出去玩耍,剩下我自己一個人帶娃,公婆也有自己的節目,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固定時間做飯外,還要帶娃,多餘的時間也只能在家帶娃看電視。總之在婆家就是非常窩火無奈。
回娘家後,可以和爸媽談談心,走訪下親戚,還會做好吃的,照顧娃兒,不用操心。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總之在娘家就是暖暖的窩心。
綜合以上帶娃回娘家和回婆家的過年方式並不能代表所有的人,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其實小編覺得去誰家過年,都要看夫妻關係的問題,考驗的就是雙方有沒有溝通好。而且不一定要被舊的傳統觀念束縛,現在時代已經變了,男女平等,而且現在也有很多獨生夫婦,平時離家裡也很遠,幾乎跟自家的爸媽見面次數也不多,所以誰都想著過年回家盡下孝心。只要兩夫妻商量好了,回誰家都對,回誰家都不過分。畢竟家和萬事興,不要讓開開心心的過年成了你們不開心的日子。
不知道今年過年,你回婆家後或者是回娘家後都有什麼不同的待遇呢?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你才25歲,有能力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
我昨天遇到一個人, 感覺他非常有意思, 印象深刻。 但後來就再也碰不上了, 人生就是這樣。 朋友問我「有喜歡的人嗎?」 本能的回答「沒有啦。」 但是腦海中卻浮現出你的面容。 他本來渾身是光, 有那麼一瞬間,突然就黯淡了, 成為宇宙里一顆塵埃。 我努力回想起他...
-
奶奶說:人到40,別管兩件事,人到50,別管兩種人 老一輩說的話到底能不能相信呀,其實老一輩說的話還是能信的,畢竟他們比我們的生活閱歷更加豐富,所以見識過的事情和人也比我們多,所以看人看事都比我們要准很多,所以老一輩的話是可以相信的。 而我奶奶就經常對我說這樣的話,她告訴我人...
-
文/泥情喔願 原創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是一個某淘店鋪的運營,每天的工作就是對著電腦,這樣的工作持續久了就覺得枯燥,所以每天下班之後都要去散步。作為一個90後,正當年,本來沒有運動的習慣,可是對著電腦時間久了,就覺得自己頸椎僵硬,轉腦袋不靈活,久坐也帶來...
-
每個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緒,適度的自卑可以督促我們上進,如果是極度自卑,形成自卑情結,則會影響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 自卑,大多起源於早期成長經歷,父母打壓式教育,同學的嘲笑和排擠,遭遇挫折沒有調整好,都有可能產生自卑情緒。 如果這種情緒長期得不到紓解,就會形成自卑情結。 自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